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
 首页  研究院简介  博物馆简介  研究院动态  博物馆动态  机构人员  学者风采  田野工作  联系我们 
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博物馆动态>>正文
【人民网】非遗传承播撒民族团结种子
2025-10-23 18:15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原文链接:http://gx.people.com.cn/n2/2025/1023/c383266-41389155.html

近年来,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贺州学院)研究基地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非遗传承工作研学活动融入学校开学第一课当中,切实把看得见、摸得着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转化成“润物细无声”的育人过程,在各族师生心中播撒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

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贺州学院)研究基地是2021年10月经自治区命名的首批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之一。基地以贺州学院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贺州语言文化博物馆、国家级非遗名录《瑶族服饰》传习馆、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为依托,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贺州实践”“贺院模式”。

“守护非遗 匠心传承”开学第一课研学实践活动现场。

“守护非遗 匠心传承”开学第一课研学实践活动现场。

近年来,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把“守护非遗·匠心传承”作为研学实践总品牌,每年开展学生“入学教育”和“开学第一课”,为贺州学院20000多名大学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积极接待中小学研学团队、家长以及各地游客。依托本馆及本地文化资源,精心设计了十余门特色体验课程,包括榫卯家具组装、非遗傩面绘制、非遗拓片制作等。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来自本地、港澳台及国内外的研学团组五十余批次,涵盖大、中、小学生及社会团体,总参与人数超五千人。通过这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生动展示了贺州独特的文化风貌、多民族共融传统以及丰富的非遗资源,为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个感知中华文化多样性与共同性的重要平台,有效增强了文化认同与情感联结。

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作为桂东地区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专题性民族博物馆,以其系统化的展陈体系和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成为研学教育的理想场所。博物馆建筑面积15000㎡,分为民俗文化、契约文书、度量衡、传统家具、木雕、石雕、牌匾楹联、碑刻拓片、民间文献、傩文化、康养长寿文化、民族服饰等12个专题展示厅,总藏各类民族文化实物5万多件,展出各类各民族文化实物3000多件。组织开展研学实践活动,通过参加实践类课程,体验拓片制作、组装榫卯器具、雕版活字印刷、制作彩色面具等课程,体验了解贺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受世界长寿市——贺州丰富的“长寿文化”和民族魅力。

“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已经成为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和文化传承保护展示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对外宣传贺州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在培育民族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通过组织研学活动,让更多各族群众了解贺州民族文化特征,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体验传统民族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馆长刘永红表示。

来源:广西民宗委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2011-2012 Powered by 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