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由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主办的贺州市智慧文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104会议室举行。会议邀请贺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贺州市博物馆馆长胡庆生,贺州市文物博物馆和文物保护科科长熊开阔,贺州市“三县两区”文保单位负责人及我校博物馆数智化广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及广西重点文科基地的骨干成员参加。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红星出席会议,会议由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馆长刘永红主持。
会议伊始,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贺州学院形象宣传片,系统了解学校办学理念、学科建设成果及文化传承创新实践。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红星在开幕致辞中强调,需重点围绕智能技术在藏品数字化建档、文物修复监测等关键环节深化应用研发,同时应着力构建跨学科协同创新机制,有机整合人工智能、艺术设计等学科资源,此外要积极探索"数字文博"新型应用场景,通过虚拟展览、智慧导览等创新形式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提供系统性数字化解决方案。
贺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博物馆馆长胡庆生建议与人工智能学院开展深度合作,将AI技术融入博物馆讲解系统,使专业文物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知识内容。同时建议建立文博资源共享平台,深化馆校交流协作,推动文创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有机融合。
随后,贺州学院与贺州市“三县两区”博物馆签署合作协议并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将共建博物馆学专业硕士实习实训基地,通过联合培养、项目实践等方式深化文博人才培养与研究合作。
我校博物馆数智化广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潘斯宁教授系统介绍了工程中心的建设情况,聚焦于“博物馆数智化”领域,通过博物馆数智化监测技术、文物数智化复原技术及文物智能活化技术案例,推动博物馆管理与服务的全面升级。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展开深度研讨。研讨会最后,刘永红馆长作总结发言时指出,本次会议围绕数字化建设、跨学科协作、资源共享三大核心议题展开的深入探讨,就与协同机制建设达成多项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