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
 首页  研究院简介  博物馆简介  研究院动态  博物馆动态  机构人员  学者风采  田野工作  联系我们 
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学者风采>>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李晓明:守护南岭走廊族群的文化记忆》
2019-04-25 19:11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晓明:守护南岭走廊族群的文化记忆
2019年04月25日 12:07 来源:人文岭南第91期 作者:本报记者 南陌 字号
关键词:李晓明;南岭;民族文化博物馆;研究;实物;搜集;契约;家具;民间;文书

  位于广西东北部的贺州市,是一个地处三省区边界的农业城市,农村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全市三县两区中,有2个国家级贫困县,2个自治区级贫困县区。 

  在财政特别困难和办学经费特别紧张的条件下,贺州学院教授李晓明带领团队用十多年的业余时间创建了“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为贺州乃至南岭地区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记忆。 

  一个爱收破烂的老师

  李晓明是湖南安化人,原来学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从事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理论与对策方面的研究。2005年,李晓明调至贺州学院工作。2006年,在南岭大山中的一个瑶族村寨做持续性贫困调查时,他曾亲眼看到一位瑶族老人保存有不少手抄契约文书、歌谣文献和族谱,当时希望买下来,但老人不同意卖。等过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他回访该村时,老人已经去世,所有文献资料也已全部被烧掉了。对此,李晓明心中非常痛惜。这件事也促使他下决心放弃了原来的研究计划,全身心投入到民族民间文化实物的抢救,将各种民间“老物件”一件一件地收集回来。 

  从2007年起,李晓明的目标已十分明确,就是要建立一家博物馆来保护、展示和研究这些文化实物。因此,他不断向贺州学院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呼吁建立民族文化博物馆。 

  “贺州是贫困地区,但文化资源却是富矿”。李晓明说,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费孝通先生就提出了中国三大民族走廊——西北走廊、藏彝走廊、南岭走廊的民族学人类学概念。历史上的贺州是南岭民族走廊核心区域和“海陆丝绸之路”的重要对接节点。这里不仅保存有临贺故城、封阳古城、富川古明城,还完整地保存着潇贺古道上的历史风貌。这里生活着汉、壮、瑶、苗等族群,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贺州和与其毗邻的湖南、广东等地区还保存着大量历史文化实物和民间文献。李晓明认为,及时抢救、保护、整理和传承这些文物、文献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2007年起,在学校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开始筹建。对于筹建博物馆来说,最为困难的就是筹集经费和藏品。在没有资金,没有场地,收集实物困难和不被人理解甚至误解的情况下,李晓明十多年如一日,克服各种困难,凭借着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坚持抢救民间文化实物。在搜集藏品的过程中,每个周末“下乡捡破烂”是李晓明的家常便饭。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李晓明走访了贺州以及湖南、广东境内的300多个村寨。村民们得知他在搜集日常生产生活的老物件,要建立反映农民生存样态的博物馆时,都给予他相关的信息和支持,也赠送了大量日常生产生活的用具。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李晓明思考的不仅仅是区域历史文化与博物馆建设这项“持久战”应当如何进行下去,他本人还要继续开展乡村社会发展、文化传承与贫困代际传递的研究工作。李晓明说,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的建成,要归功于学校领导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作为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的负责人,他还要谋划未来,抓好团队建设、学生培养等非常重要的工作。除了邀请北京、广州、武汉等高校的学者来贺州讲学、调研外,他还每年组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拓碑刻,做访谈,写报告,推介学生到其他高校深造,不断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 

  建一座南岭走廊人类学博物馆

  走进李晓明的工作室,各种木构件堆了半边房间。这些“破烂”是他眼中的宝贝。在李晓明看来,这些废旧家具及构件都可以变废为宝。在生产队当农民的时,李晓明就生活在大山里,也曾经砍过树、做过木工、放过木排,木材是他最熟悉的东西之一。 

  闲暇时光,李晓明在工作室又重拾木工工具修复家具,原来布满灰尘、破烂不堪的一件件老家具又重获新生。他说,就像修复老家具一样,南岭民族走廊的历史和文化也需要一点一点的去抢救、搜集、研究、打磨、保养,只有这样才能为子孙后代保留历史记忆,传承时代回响。 

  如今,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已初具规模。根据目前的统计,博物馆现藏有南岭地区各族群文化实物近5万多件,其中包括民俗实物、度量衡、矿冶钱币、陶瓷、灯具、木雕花板、明清民国家俱、石雕、契约文书、手抄文献、族谱、牌匾对联、粑印、服饰、傩面具、瑶族神像画、康养长寿文化实物等17个大类。其中各族群手抄经书和其它手抄文献典籍200多种,4000多册;明清至民国族谱11000多册;契约文书有32000多份,其中最早的一件契约文书是明嘉靖年间的。这些民间文献特别珍贵,保存下来不易,堪称贺州历史文化的精品。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也已成为广西高校第一个经国家备案的国有综合性博物馆。 

  目前,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每年都会迎来海内外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学者以及数万名观众参访。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老师和研究生纷纷将贺州作为他们的田野点。南岭民族走廊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已经成为传承、保护、展示和研究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是贺州学院办学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也是贺州市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李晓明庆幸自己当年做出的正确决定。他说,“这些民间文化实物和文献资料的搜集工作幸亏在十年前就开始动手了,如果等到现在才开始做,即使耗费巨资,也难以搜集到这么多的好东西。”但他认为,今后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他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南岭走廊人类学博物馆,深耕南岭走廊地区文化实物与民间文献的搜集和研究,将南岭民族走廊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李晓明个人简介 

  李晓明,教授,贺州学院“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馆长、“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院长、广西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南岭走廊族群文化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专家,兼任中国“南岭走廊论坛”秘书长,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族群历史文化与社区发展、农民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2011-2012 Powered by 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