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
 首页  研究院简介  博物馆简介  研究院动态  博物馆动态  机构人员  学者风采  田野工作  联系我们 
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学者风采>>正文
【人民网】《李晓明:“捡”出来的博物馆》
2019-12-06 15:03   人民网-广西频道

 

李晓明:“捡”出来的博物馆

沈泉池 

2019年12月06日08:46  来源: 人民网-广西频道
分享到:

李晓明在研究收集到的文物。(受访者供图) 

贺州历史悠久,是广西最早接受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地区之一,也是古代海陆丝绸之路最早的对接通道。在时间的推移中,大量中原移民、客家人以及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迁徙至此,37个文化族群、27种语言和方言在贺州共存,湘楚文化、百越文化和岭南文化等多种文化逐渐沉淀、积聚、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印记。 

一个个古村重镇散落于崇山峻岭之间,繁华依稀;一块块门匾石刻古色古香,勾连历史……为了守护好这些民间文化遗珠,一位年逾半百的专家学者,十多年如一日,走村串寨,从学者化身为“拾荒人”,四处收集、拓印,整理保护贺州多样性族群文化。他就是贺州学院“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院长李晓明博士。 

“捡垃圾”捡出了一个博物馆

李晓明收集到的老物件。(受访者供图) 

走进李晓明的工作室,破鱼篓、烂木头、废桌椅堆得到处都是。这些在普通人眼中只能用于劈柴烧火的垃圾废料,可都是李晓明费尽心思收集回来的宝贝。“这是清代晚期的桌子,我在一个村民家里发现的,他们当时都拿来做切菜砧板了……”李晓明反复摩挲着手下的老物件,一件件如数家珍地讲述着它们的故事。 

明朝的对联、清代的浮雕、民国的屏风、工艺独特的竹编品……这些五花八门从村村寨寨里收罗回来的物件,李晓明从未以金钱价值作为标尺进行衡量,而是更看中其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分量。 

这些穿越了漫长时空的陈年旧物,破旧腐朽已是常态。加固、打磨、抛光……经过李晓明和他的团队精心修复后,老物件重焕新生,得以在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与来访者隔空对话。 

李晓明笑说,自己就是个破烂大王,三天两头往工作室扛东西,以至于那些熟悉他的人们最常打趣他的就是,“李博,您又捡了什么宝贝回来了?” 

“捡垃圾”捡出一个博物馆,此话非虚。在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的展厅里,分门别类地展示着民俗物品、契约文书、度量衡、矿冶钱币、木雕工艺品、粑印、手抄文献、石雕、牌匾对联、傩具等数万件文化实物。这些全都是十多年来,李晓明和他的团队调查走访了300多个村寨,克服种种困难收集整理而成的。其中收集的清代至民国时期族谱就有132个姓氏756个家族8800余册,契约文书18000多份,民间手抄文献4000多部,碑刻拓片400多方。 

自2012年底,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后,至今已接待国内外观众15万多人次,资产达3个多亿,是广西民委、贺州市民委“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贺州的文化名片。 

李晓明为了去到那些不通车的村寨调研,翻山越岭、涉水渡河,已成常态,最远的一次,他整整走了九个半小时。 

最好的守护是传承

李晓明在研究文物。(受访者供图) 

一次意外的进山调查,让李晓明毅然走上了广西多样性族群文化的抢救传承保护与开发研究当中。 

那一次,李晓明一行到贺州大冲瑶寨做调研,在一位老人的家中发现了一箱手抄文献,民间的手抄文献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证据,在征得老人同意后,李晓明当即拍照留存。此后,待李晓明仔细研读,竟发现其中有许多不认识的文字,而且很可能就是瑶族的文字。 

带着满心的期待与疑问,李晓明两个月后再度走了几十里山路回访,可老人竟已去世,那一箱子珍贵的手抄文献也被焚烧炲尽。 

“这事带给我的刺激太大了!”李晓明说,南岭山区每天都会有老人过世,就意味着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献被烧掉,“我们这一代人既然知道它的珍贵,我们不去抢救,谁去?” 

就此,李晓明十多年如一日奔走于田间地头、深山老宅之间,搜集了大量碑拓、实物、照片等,成为了一个比当地人还要熟悉贺州历史的外乡人。 

李晓明说,那些误解广西是块文化荒地的,多是没有真正了解过广西的人。这些年,他在村寨中行走,越是不断深入地接触到各种历史,就越发现广西沉淀的东西很多,只是能够留存下来,并且传播出去的太少。 

为了与时间赛跑,抢救那些每天都在消逝的历史与文物,李晓明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努力。“南岭走廊族群文化研究基地”“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库”以及大量的出版专著和科研成果,一桩桩、一项项,曾被历史尘埃深藏的贺州历史文化遗珠,在他们的拭擦下,光华日现。 

生命有终止,事业无尽时。李晓明这位民族文化的守护者,以一份拾荒者的谦卑,默然前行,捡拾着时光的旧痕,以及历史的零金碎玉。(完) 

原文链接: http://gx.people.com.cn/n2/2019/1206/c179430-33608711.html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2011-2012 Powered by 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